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,外卖成了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最近各大外卖平台的“补贴大战”引发了大家的关注。到底外卖大战在“卷”谁?是消费者、商家还是整个行业?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。
补贴战的表象与实质
从四月起,饿了么、京东、美团等外卖平台纷纷推出高额优惠券,让一众消费者在下单时感受到了实惠。短短多少月,各个平台已累计投入近千亿的补贴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那么,这看似甜蜜的补贴,真的能让消费者和商家双赢吗?
实际上,许多商家却在补贴下陷入了困境。以一位奶茶店店长为例,即使销售额上升,实际营收却并未提升,甚至亏本。为了追逐这些补贴利益,商家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成本,还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,既没有赚到更多的利润,反而陷入了“赔本赚吆喝”的窘境。
商家的两难选择
我们看看经营快餐店的老板,他表示不做外卖生意,就会被同行抢走客户。而一旦参与外卖,利润却屡屡被压缩。以一份20元的外卖为例,商家收到的却只有10.9元,扣除各项费用后几乎没有盈利。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,外卖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,虽然带来了流量,却也让商家不得不深陷成本泥潭。
这种局面让许多商家感到迷茫,堂食客流被分流,外卖又难以盈利,他们不得不在平台制度中被动“卷”得更深。那么,这样的外卖大战,难道真的没有出路吗?
消费者的短期福利与长期影响
对于消费者来说,外卖补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,各类红包和优惠券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经过中,钱包没那么紧。此时,我们享受到的实惠背后,却是不少商家为生存而付出的巨大代价。
从长远来看,如果市场持续这种低价竞争,商家为了挤压成本,有可能降低食材质量,甚至影响食品安全。而外卖骑手的职业 intensity 和风险也随之增加,因订单的暴增,可能导致配送效率降低,安全隐患加剧。这样的局面,究竟是谁的“卷”?
改变“卷”的方式,构建健壮生态
目前的补贴大战,全是资本驱动下的“价格内卷”现象,这种竞争模式在短期内虽能让消费者受益,但从长期来看,却可能导致行业生态失衡。因此,未来我们期待的不应该是无休止的“卷价格”,而是“卷价格”、“卷服务”的转变。只有共建共享、规范有序的平台生态,才能够真正促进餐饮行业和数字经济的进步,实现商家、平台和消费者的多赢局面。
外卖大战到底在“卷”谁?从表面上看是补贴与促销大战,实际上却是消费者、商家与平台的多方博弈。希望大家能够在享受外卖的同时,也关注商家的生存现状,共同创新一个更加良性的外卖市场。